貓咪太胖了嗎?小心乾飼料惹的禍!

貓咪太胖了嗎?小心乾飼料惹的禍!

過度肥胖的問題

現代貓咪普遍較過去肥胖。一隻體型中等的貓平均體重大約是4.5公斤,但現在,同樣體型的貓通常重量卻在6~6.5公斤,甚至有些是9公斤以上,遠比過去高出許多。

貓咪胖確實很可愛,不過圓滾滾的身形卻是讓貓咪慢慢走向慢性疾病的元兇。跟人類一樣,過胖從來都不是一件好事!

所以來看看以下判斷是否你家貓也是胖貓了吧!

如何判斷貓是否過重?

成年母貓

體重應介於3~5公斤之間。純種的緬因貓、挪威森林貓和布偶貓例外,這些品種母貓體重可能會在5.5~6.5公斤之間。

緬因貓
緬因貓

成年公貓

非上述所提的大骨架血統貓,體重應介於4.8~5.4公斤之間,大骨架的血統貓正常體重應該是介於6~8公斤之間。

*即使喵喵沒有超過以上所提的標準範圍,還是可能過重!!一個判斷方法是讓喵喵後腿站著,看他有沒有腰,也就是介於肋骨下方和後腿上方之間的部位。

貓體型不應該是完美的長方形或四方形,貓天生具有比臀骨還要寬的肩膀跟肋骨。

*另一個判斷方法是觀察貓肋骨處的脂肪,把你的手掌貼在肋骨部位,如果手掌感覺不到肋骨,表示有很多脂肪堆積,這時表示喵喵非常需要減肥啦!!

*如果喵不再打理自己的毛,或是舔不到身體一些部位,例如尾巴下面、後腿和肚子,因為過多脂肪阻礙,表示是時候採取行動讓貓更健康了!

BCS標準測量

可參考下列影片幫家裡貓貓看看是否胖了喔~

為什麼會有那麼多貓過胖?

過去,在商業貓食的需求開始成長前,狗食是乾飼料的主要市場。

貓食需求的出現,讓寵物食品公司看見商機,希望能為過剩的農產品,像是玉米其他穀物不適合人食用的肉品部位等等,找到可以獲利的使用方式。

寵物食品業開始成長,但製造商並沒有被要求做任何活體餵養研究。以美國來說,他們只被要求調配出來的食品,養分組合必須符合「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提出的寵物需求。

而台灣則是由農委會依動保法中針對寵物食品進行納管,提出 「寵物食品殘留物質容許量標準」、「寵物食品管理辦法」 。主要檢測是否有毒(黃麴毒素三聚氰胺大腸桿菌重金屬等)。

經過實驗人員採抽樣分析後,各式各樣的營養成分只要符合規範中的最低和最高值,也就是說這些品質保證相對來說是門檻很低的。並且食材的選擇是出自成本考量,而不是基於動物的自然需要

貓咪過胖

而製造商為達到標準,當這些低成本的食材組合,沒有達到要求的平衡時,他們只需要加入商用營養品補充就可以了Σ(;゚д゚)。

多數製造商都曉得貓咪是有一些特別的營養需求。例如狗可以從所攝取的植物胡蘿蔔素中,合成身體所需的維他命A。

但貓需要透過吃肉攝取( 肉含有天然維他命A ),因為貓咪身體沒辦法自行合成。除此之外,貓也需要大量來自肉類的胺基酸精氨酸(Arginine)牛磺酸(Taurine),因貓咪對這些分子的製造能力有限。

貓的食物一定要含有一種必須脂肪酸叫做花生四烯酸(狗的身體可以自行供應這種必需脂肪酸)。同樣的,貓無法自行供應,然而製造商卻只是把狗食配方稍微調整後,就生產出似乎可以提供貓必需的營養需求的食品。

寵物食品公司忽略了貓的新陳代謝機制,是為了製造來自蛋白質的熱量而設計,並不是碳水化合物!!(#`皿´)然而貓與狗的乾飼料銷量較佳,因為方便而且看起來比較經濟實惠。

為因應飼主需求,貓咪乾飼料越來越普及,但這些貓乾飼料其實只是把高穀物含量的狗乾飼料加工製成適合小貓吃的小顆粒,然後稍微補充一些綜合維他命和礦物質,僅此而已。

這部影片介紹了寵物飼料的製造過程以及原料 (3:16前)

當今貓的飲食可以說已經成為草食動物的飲食習慣。現在的商業乾飼料,即那些所謂「優質」的高級產品,都一律含有高碳水化合物、含量中等的蛋白質(大多是來自植物蛋白),以及很少的脂肪。

然而貓最需要的卻是脂肪和蛋白質。因為脂肪提供身體對必需脂肪酸的需求,蛋白質提供身體可消化的熱量。目前看來飼料無法滿足貓咪所需營養是不爭的事實。

濕食與乾乾的熱量組合

以貓食來說,無論是濕食還是乾飼料,說白了都是行銷和食品製造科技考量的產品,不是針對貓科營養的需要。配方相同的罐頭和乾飼料不管是什麼品牌,熱量組合卻非常不同

*備註 : 乾物比指的是「去除掉水分」後,各成分在罐頭中佔的「重量的比例」。

濕食熱量組合 ► 蛋白質>脂肪>碳水化合物

蛋白質

含量高(通常約40-55%乾物比)

脂肪

含量中(通常約25-35%的乾物比)

碳水化合物

含量低(通常約2-8%的乾物比)

再加上纖維、維他命和礦物質的補充,以達到營養均衡。

乾飼料熱量組合 ► 碳水化合物>蛋白質>脂肪

蛋白質

含量中(通常約20-35%的乾物比)

脂肪

含量低(通常約10-25%的乾物比)

碳水化合物

含量高(通常是介於25-50%的乾物比)

纖維

含量高(通常是5-8% 的乾物比)

另外補充綜合維他命、礦物質,以達到營養均衡。

或許有人很好奇,有些罐頭、乾飼料他們的配方是相同的,但熱量組合卻大相逕庭?難道當貓吃罐頭時跟吃乾飼料時,需要的是不一樣的熱量組合嗎?

答案並非如此,事實上貓不管吃任何形式的食物,他對營養素的需求或者容忍度都是相同的。不過既然這樣,為什麼這些配方有這麼大的不同?

談談寵物食品製造技術

乾飼料製造方式是使用擠壓射出成型技術(和生產早餐麥片以及高碳水化合物點心的食品製造技術相同)。所謂擠壓射出成形,是指透過高溫和高壓的程序,把膨脹後的食材從擠壓造粒機器中射出。

飼料製作過程

如果不在食材中加入相當分量的澱粉,這道程序無法被完成。在經過處理後,罐頭食物配方呈現的是泥狀物,但乾飼料配方呈現的是蓬鬆、充滿空氣的物體,準備進行乾燥。

所以寵物食品公司在肉粉以及體積小的食材中,加入大量的玉米、米、小麥、燕麥、大麥,以及其他穀物,越便宜越好,以便加大食材份量,甚至在最近,一種含有馬鈴薯而非穀物的乾飼料也開始出現在市場。

各式穀物


更可怕的是,在擠壓成型的過程中,乾飼料食材的穀物澱粉,會因為高溫和高壓的過度烹煮而被分解,以糖分的形式進入動物血管。

貓的身體在演化過程就沒有設計消化高碳水化合物,並且還是長期固定的飲食!!有些穀物在消化時,甚至會造成血糖大幅上升(這種現象稱升糖指數)。

以穀物來說,最容易造成升糖現象的非玉米莫屬了,因為玉米可以提煉出玉米糖漿,是屬於純糖、葡萄糖。以美國為例,玉米在當地可以說量大又經濟實惠。因此玉米是製造商最喜歡的食材之一。

即使市售的價格高昂的乾飼料,都還是含有高比例的玉米、馬鈴薯成分。馬鈴薯屬於新食材,同樣也有極高的升糖指數,也是非常不適合貓的食材。

馬鈴薯


然而,這些乾飼料因為製作過程是擠壓射出成型並且經過烤箱烘烤,口感對貓來說是很差的。所以當貓不願意吃乾飼料時,就出現了強力嗜口性添加物

強力嗜口性添加物是用來包覆在乾飼料表面的。這些添加物有可能是酸性酵母(貓喜歡酸性物質的口感),但比較常見的是肉的發酵液(Digests)。發酵液來自肉類副產品,例如內臟、發酵後成為液態的「湯」,被噴灑在乾飼料外層。

乾飼料製造過程


相對於乾飼料,濕食在製造過程中,不需要使用到澱粉。只要是煮過、切塊、切片的或是烤過的肉,都可以直接放入罐頭或鮮食包,真空或者密封後直接高溫殺菌。

罐頭因為以肉為基底,因此本身就有很高的嗜口性,不需要通過機器擠壓成形,也不用添加提高嗜口性的添加物。

而乾飼料呢?乾飼料的營養成分受限於擠壓射出成型的食品製造方式,而且要在飼料顆粒表面撒上一層發酵液,以提高嗜口性。

因此濕食和乾飼料營養成分不同,原因是來自食品製造方式的不同,而不是因為吃濕食和乾飼料的貓,有不同的營養需求。

貓咪過胖的主因—碳水化合物

若詢問任何一間寵物食品公司的科學家,為什麼要在他們最貴的貓乾飼料中,加入比例如此高的碳水化合物,他們會堅持雖然貓並不需要碳水化合物,但是加在食材中也不會造成任何傷害。

並且因為必須用到那一類的食材,才能製造出最方便的貓食,即貓乾飼料。然而真不會有任何傷害嗎?針對貓第二型糖尿病的原因以及控制所做的研究,強烈顯示貓的血糖會迅速受到食物中熱能營養素的影響

乾飼料中身為主要成分的穀物,會轉變為糖分並往血液,帶著養分順著腸胃道流向肝臟,造成胰臟處於警戒狀態,胰臟靠近胃部,最主要是維持血糖穩定,不讓血糖上升到會對身體造成傷害的程度。

胰臟保持血糖穩定的做法,是製造並分泌胰島素,把血糖趕進身體細胞的激素,以便把血糖值降回正常範圍。對於野外的絕對肉食動物來說,高血糖很少發生。

以野外貓的飲食來看,碳水化合物含量大約5%,甚至更低,主要是來自獵物腸胃道的草或種子,屬於複合式碳水化合物

貓乾飼料

貓的胰臟沒有能每天維持血糖平衡的功能(胰臟承受不自然的壓力所帶來的後果,以及相關壓力對肝臟造成的影響…)。正常的胰臟想要控制這種不自然的狀態,因此在固定的循環中分泌更多胰島素(Insulin)。

胰島素分泌提高會形成脂肪累積,因為熱能營養素被趕進身體細胞中,即使身體並不需要那些熱量,當提高的胰島素成功降低血糖時,動物可能會出現低血糖(Hypoglycemia)或是低於正常的血糖值。

這會讓動物感到肚子餓,促使他們吃下更多的高糖分乾飼料,所以如此惡性循環下去!!而讓這個惡性循環更加複雜的,是貓本身獨特的系統

也就是貓吃飽時,身體會發出停止進食的訊號,進化緣故,貓的食物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脂肪以及極少的碳水化合物。因此當貓攝取到足夠的脂肪和蛋白質時,會是一個訊號,告訴貓應該停止進食,因為熱量需求已被滿足

但高碳水化合物的食品,大大降低這個訊號發揮作用,即使熱量所需已經達成、甚至超過。不僅貓的胰臟無法適當地反覆處理來自高度加工乾飼料的實質糖分。

貓身體的飽足中樞也無法回應高碳水化合物食品的攝取,而未能產生飽足感。這樣的連鎖反應,以及不間斷地加諸在胰臟的壓力終於導致許多貓的新陳代謝系統失控,因此得到糖尿病

大部分的家貓都有結紮,而貓進入新陳代謝需求降低的生理狀態,就跟人步入中年一樣。所以如此惡劣的循環更加具有毀滅性,而且無法避免。

不過並非所有吃乾飼料的貓都會過胖,這些不會胖的貓純粹屬於例外,因為良好的基因、生活型態等未知因素使然。但並沒有測驗可以知道哪些貓有良好基因,哪些沒有。

AAFCO可信嗎?

許多寵物主人和獸醫相信,商業寵物食品安全又營養,因為這些食品有經過科學的「餵養實驗」,很多寵物食品包裝印有符合「美國飼料管理協會」(AAFCO)的規定。

AAFCO

保證你買的這個罐頭或這包乾飼料的成分,是有進行過某些實驗,以證明對你的寵物是好的。多數的寵物主人和獸醫,極度誤解這些印在包裝上的措辭。

進而相信可以信任符合這個規定的食物,是具有長期營養品質的。然而飼主和獸醫不了解的是,那些所謂「餵養實驗」其實只有針對少數的貓進行短短幾個月的實驗而已。

因為實驗期間如此有限,在實驗過程中,只有嚴重的有毒物質可能被發現,參與這些餵養實驗的動物,年紀都很輕,因此可以證明在動物敏感的成長階段,這份被實驗的產品是安全且營養完整的。

和老貓比起來,年輕貓有很大的修復力即代謝儲備力,還有相當高的新陳代謝率,用年輕貓進行幾個月的實驗,就來證明產品的安全、功效,以及沒有任何不良影響,實在不夠準確!

用一小群健康的年輕貓,餵某一種特定的食物六隔月,並不能證明這個產品在貓的一生,或甚至只是幾年都不會造成傷害。事實上,沒有限制地餵食乾飼料,只要二到八年,就有極高比例的貓體重會過重

而且其中許多甚至是病態過胖,但是你不會看到這個事實,因為寵物食品公司不會針對肥胖和極度肥胖做實驗。然而我們所看到的情況,幾乎所有寵物食品公司,都有生產各式昂貴的減肥產品

宣稱只要吃了他們的減肥產品,胖貓就能減肥,很顯然,製造出讓貓過胖的食品之後,這些製造商非常清楚知道極度肥胖的風險。

否則他們不會花好幾百萬來包裝及行銷減肥產品。可惜的是,這些減肥配方並沒有用,對大多數的貓而言,狀況甚至更糟。

不要再買減肥飼料!!

事實上減肥飼料和一般飼料都是依循完全相同的錯誤認知而製造,製造商一開始研究生產減肥貓飼料,以幫助因為吃了他們生產的「一般」貓飼料而產生過胖的貓減肥。

但製造商忽略了貓獨特的新陳代謝特性,而只是把老套的人類飲食邏輯套在貓糧上。希望消費者會因為熟悉這套基本原理而認同。

不管是一般還是減肥貓糧,清一色都是脂肪含量很低,而用什麼取代降低的脂肪?是過度加工的穀物碳水化合物加上無法消化的纖維

這樣食物根本無法改變過去高碳水化合物食品所造成的傷害。吃減肥貓糧的貓得到的自然養分更少了,因為纖維量提高造成便秘而且降低養分的消化速度

蛋白質和脂肪對大腦發出的飽足感訊號更低了,因此貓想吃下更多食物。更多高度加工的碳水化合物被吃下去,刺激胰島素更進一步過度分泌,造成更多脂肪累積如此循環持續進行著。

通常貓體重並不會減少,除非將供給食物的量減低到接近挨餓的分量,但貓也因此而永遠處於不開心的挨餓狀態。

貓是多肉多蛋白質低碳水的生物,對大多數貓而言,食物中的脂肪不會讓貓太胖,高碳水食物才會。貓是典型的高蛋白質物種,高碳水食物不僅會讓貓生病,而且是致命的。

過胖會引起….

外表及行為

一旦貓變得非常胖(介於5.8~6.3公斤)身體機能也會產生許多改變。包括活動力降低體重進一步上升毛變得乾燥沒有光澤

行為上失去舔毛的興趣和能力、舔不到肛門附近的糞便殘餘物,因此讓貓不舒服甚至造成感染。甚至關節的壓力也讓貓在跳躍或只是單純地快速移動時,感到疼痛不適。

過胖的貓咪

贅肉會影響生活品質,因為移動身體會感到疼痛所以幾乎全天躺著,也不想和同伴或人玩耍互動。若貓的食物從高碳水化合物改為低碳水時,最明顯改變的是貓活動力提高了。

原本成天躺著不動,改變後好像回到幼貓一般。當運動量提高、活動量大增,加上低碳水食物的幫助,貓自然能成功減肥。

更開心的是,有吃關節炎藥物的貓,劑量減低甚至不用再吃藥了,便秘困擾通常會消失不見,乾燥無光澤的毛髮,變回年輕時健康發亮的樣子。

預防過胖或是成功減肥,可以維持貓好動的個性以及苗條的身材,也因此可以多活好多年。當貓過著自然健康的生活,體重符合其體型骨架時,身體所有系統都會做最好的運作。

疾病

1. 糖尿病

2. 心臟疾病(心肌梗塞、狹心症)

3. 關節疾病(骨關節症、慢性關節炎)

4. 肝功能障礙(脂肪肝、肝硬化)

5. 呼吸器官疾病(氣管狹窄)

6. 腎臟功能障礙

7. 副腎皮質機能亢進症

8. 甲狀腺機能衰退症

9. 若有受傷、傷口、骨折等,癒合也會較差、較慢

10. 體力下降、免疫力相對降低

如何減重

乾飼料轉濕食(換食)

乾飼料是很容易上癮的食物,尤其對一些貓而言,如果貓從小就吃乾飼料習慣了,可能會抗拒吃比較營養的濕食。

如果已經吃一段很長的期間,貓會對乾飼料上癮,所以需要用對方法並且有耐心。以下提供換食步驟:

1. 選擇有肉食材的罐頭或鮮食

避開澱粉類蔬菜食材,例如馬鈴薯、玉米、米、任何形式的小麥、胡蘿蔔,以及任何水果。這些食材不僅充滿糖和碳水化合物,而且會降低嗜口性。

和穀物、蔬菜以及水果比較起來,有肉的貓罐頭對已經吃習慣乾飼料的貓會比較有吸引力,如果貓喜歡吃魚罐頭,也可以拿來當成轉食工具。

吃肉的貓

2. 選擇不同口味、口感的肉底罐頭或鮮食

提高挑嘴貓至少有一種會吃的機率。

3. 淋上湯汁

如果貓喜歡肉湯,剛開始轉食可以把這種湯汁淋在濕食上面,營造一種有醬汁的口感,提高貓對新食物的興趣。如果喜歡吃肉,也可以把烤過的肉放在濕食上,轉食過程可以多嘗試看各種引誘進食的食材或方法。

4. 服用促進食欲的藥物

例如塞浦希他定(Cyproheptadine,一種抗組織胺藥物),服用兩毫克後大約二十分鐘,可以讓貓產生食欲。

大部分貓在吃下一兩次濕食後,都會願意繼續吃,所以這種藥物只有換食初期食的短暫需要,並且需要跟獸醫事先討論。

5. 服用嬰兒肉泥

嘗試吃濕食之前,嬰兒肉泥較容易被貓咪接受,成分對貓來說也可以食用。因此也可以將嬰兒肉泥鋪在希望貓吃下去的濕食上面。

6. 混和吃法

把貓喜歡的乾飼料和鮮食或罐頭混在一起,用漸進式的方式慢慢提高濕食的份量,然後降低乾飼料比例。

7. 不要讓貓超過36小時沒有進食

以肉為底的食物,即使每天只吃85~110克,就可以提供足夠的蛋白質,避免脂肪肝。

藉由以上方法即使是最頑固的乾飼料貓,也能成功讓貓轉吃濕食,如果轉食前,就已經有固定吃一些濕食,轉食過程會比較容易。

定時定量

乾飼料和濕食不同之處在於,貓咪吃乾飼料容易沒飽足感又繼續吃,因為吃過量而越吃越胖,而濕食則容易有飽足感。但若貓已經習慣過量進食,就要定時定量餵食,不要讓貓隨時都有食物吃。

胖貓

每個月會減去100~450公克的體重,不需要嚴格限制食物份量。

過胖貓(體重約6.3公斤或超過)

每天則大約需250公克的優質濕食,便足以提供熱量所需,滿足感達成。

超胖貓(體重約介於5.4~6.3公斤)

每天大概需要170~200公克的低碳水濕食。

拒絕使用減肥飼料

如同前面所說,減肥飼料和一般飼料製作過程及原料是一樣的,同樣是高碳水化合物,不會變瘦反而還會引發更多問題。

 

 

 

 

 

如果對文章有任何問題歡迎在下方留言讓我知道~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分享給其他貓奴

下方讚賞公民拍手Like點選五下就是給我實質的鼓勵呦~(免費的別擔心)

by 喵窩MEOWWO

喜歡這篇文章嗎? 分享一下吧~

julie

Related Posts

別跟我說你怕貓愛滋,你真的了解嗎?

別跟我說你怕貓愛滋,你真的了解嗎?

44 Comments

    • 可以慢慢轉食,並且份量上控制,如果都吃飼料習慣,可以在飼料裡加入副食罐
      第一次五分之一,第二次四分之一,以此類推慢慢換成濕食~~要有耐心
      我也是經歷好幾次買的罐頭全不吃放到壞掉….等副食吃習慣照同樣方法慢慢換成主食罐
      也可以餵肉泥(零食)讓他習慣不同口感

  1. 哇~原來胖胖的貓咪有可能是過胖啊
    我還真的不知道貓咪會過胖誒
    我要分享給我的朋友,讓他知道
    謝謝版主的介紹啊

  2. 我家貓也過胖!!!還以為是我媽都會偷餵人類食物給牠,原來吃乾飼料也會!
    謝謝版主分享,學到很多養貓知識呢!

  3. 哈哈哈我家的貓沒有這個困擾阿
    已經是隻老貓了~~想請問版主怎麼讓它在有食慾阿~~
    它一樣會靠腰,可是吃沒幾口就不吃了

    • 他平常是吃罐頭嗎?還是乾乾?還是其他的?
      有時候我會變換口味,如果一直同一種味道也是會膩,沒食慾也可能是身體有問題,
      可以帶去醫院看看喔~~順便做個身體檢查

  4. 我們家的貓咪每天都會出門散步,所以身材還不錯~哈哈
    謝謝版主分享的資訊,我會去留意貓主子的飲食的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聯絡資訊

關於小編

一次偶然的機會,讓我跟我的貓—Leo(里歐)相遇。從一開始心情忐忑、什麼都不懂的狀態,直到現在偶爾可以和貓心有靈犀~生活裡多了一隻貓真的是件快樂的事!我希望在這個網站當中,可以將我自己的一些養貓經驗與蒐集的資訊帶給養貓新手們。

關於我圖片

近期文章

近期留言

彙整

分類